文学天地

议论文写作的一个关键环节

作者:高一年级  最后更新时间:2021-01-05  发布者:ysgzgaoyi  来源:湘西雅思高中部  点击量:2004

语文说到底是人们用来表情达意的一种手段,其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如何理解外界传递给你的意思以及如何来表达你自己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的规律就是理解和表达的规律,语文的真本领就是理解和表达的本领。理解属于阅读,而表达属于写作。由此可见,作文对于语文的重要性。

纵观近两年来的高考议论文作文,凡是得高分的文章,大多数以说理见长。对文章观点进行道理分析,可以增加论证的深度,更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缜密。“讲道理”是议论文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讲道理可以使论点旗帜鲜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给人以清醒的认识。而通过分析论点和论据,可以揭示其中蕴涵的道理,说明其与论点的联系,使论点与论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句话:论点是统帅,论据是士兵,论据要为论点服务。

但是,由于受话题作文的负面影响,现在的中学生已经不会写议论文了,从最近两年的有关省市高考作文中显现出来了。比如,2005年北京市限体写议论文,湖南省限体写记叙文或议论文,情况都不太妙。2006年湖南省继续进一步限体写议论文,导致全省考生作文均分严重下滑。笔者在2006届学生进行了两年的议论文训练,效果极不理想。他们总是把议论文写成“提出中心论点——举例证明——回应开头”的模式,例子总是一二三,甚至四个例子,整篇文章叙多议少,根本就是一篇没有中心事件的记叙文。有感于此,笔者检讨了自己的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思路,寻绎学生议论文写作的症结所在,通过严密的案例分析和推敲,发现学生写议论文时总是缺少分析文字,尤其是对论点的分析和举例后的例后分析,于是总结出了议论文写作的五个步骤。把吴晗的《谈骨气》这篇文章作为麻雀进行解剖,对这五步议论文作文法进行分析,以便给学生一个形象化的例子。今年10月28日在地区高三语文教学研讨会上上了一堂示范课,抛砖引玉,激起同行们的共鸣,现把这堂课的思路作一简要说明。

首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是怎样写议论文的,之后小结,强调议论文写作的秘密就蕴含在吴晗写的《谈骨气》中,这篇文章他们初中时学过,一下子就激起了他们的兴趣。展示此文: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分析解释中心论点★)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例一)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例后分析)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例二)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例后分析)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例三)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例后分析)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联系实际)

从这篇文章中分析出议论文写作的五个具体步骤:

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②分析解释中心论点★

③举例论证

④例后分析(联系中心论点)★

⑤联系实际(时代、自身)

打★号的就是议论文写作的两个关键环节,最关键的就是分析解释中心论点。议论文之所以不像议论文就是缺乏这一关键环节。之后点出分析论点的方法,下面对一个论点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作为示例。论点:毅力是成功的保证。具体方法如下:

1、原因分析:

为什么说毅力是成功的保证呢?因为做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它们都是我们前进途中的绊脚石,我们只有发扬顽强拼搏的毅力才能征服它,才能摘取成功的果实。因为有了毅力,就有了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有了毅力也就有了恒心。狄更斯说得好:“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2、结果分析:

有了坚韧不拔的毅力,付出了艰苦的劳动,洒下了辛勤的汗水,总有一天我们会取得成功。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了春天的耕耘,怎么会没有秋天的收获呢?

3、正反分析:

普希金说:“大石拦路,勇者视为前进的阶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强者有顽强的毅力,对“拦路石”毫不畏惧,把它当作锻炼自己的机会,而后一种人因为缺少一股拼搏的毅力,不懂得成功来之不易,光看到别人的成功,看不到成功所付出的艰辛的劳动,面对“拦路石”知“难”而退,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还是一事无成。

4、点面分析: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幼年读书读得“口舌成疮”;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四十年的时间,其间贫病交加,用他妻子的话说,他是在坟墓边徘徊。可是马克思没有动摇过信念,[上为点,下为面] 这两个事例告诉我们,毅力是治学的支柱,凡是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大都有艰难的历程和坚强的毅力。

5、假设分析:

如果我们没有坚强的毅力,没有刻苦耐劳的精神,遇到困难绕道而行,遇到挫折就气馁,我们永远也不会取得成功。

6、条件分析: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自己的毅力呢?首先应该树立远大的目标。因为目标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其次,要有刻苦耐劳的精神……再次,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7、意义分析:

这是千百年来人们智慧的结晶,是从无数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条规律,充分体现了成功者的真知灼见。它可以给失败者以信心,使他们能够正视困难,从而战胜困难;它可以给那些奋斗者以不断拼搏的勇气,使他们从胜利走向胜利。

8、比喻分析:

如果说成功是胜利的彼岸,那么毅力便是前进的风帆,它可以使我们劈风斩浪;如果说成功是高山之巅的一道奇异的风景,那么毅力便是通向山顶的阶梯;如果说成功是一座关闭的宝库,那么毅力便是打开宝库的钥匙。

9、类比分析:

鸟儿飞翔需要浮力,轮船在大海上航行需要动力,人要取得成功也离不开毅力。

10、内外因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由此可见,一个人要取得成功,顺利的环境,好的机遇这些外因固然很重要,但归根到底,决定事情成功的还是内部因素,要看他自己是否有毅力,是否有恒心。

    讲解分析论点的方法之后进行课堂练习,题目是:

以“喜新厌旧”为题写一议论文,此次只要你对自己所立的中心论点进行分析。

十分钟后当堂展示,下面列举几位同学的精彩发言:

学生一 观点:面对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我们应当学会喜新厌旧

分析:新的事物必定会取代旧的事物,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必须不断接受新事物,果断地抛弃已经陈旧落后的东西,这样才能不断促成发展,才会有如今飞速发展的时代,一味的守旧,只会阻碍发展。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整个世界都应喜新厌旧。

    学生二  观点:喜新厌旧是一种创新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这种精神能促进事物的成长,促进社会的进步。

分析:新生的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落后的事物则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因此我们要有喜新厌旧的精神,大力弘扬新的事物,促进社会的发展,在二十一世纪尤其需要这种精神。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想要屹立于世界,就应该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学生三  论点:喜新厌旧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动力。

原因分析:正是因为人们不断追求新事物,摒弃落后的事物,这个社会才得以从原始社会一步步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也正是因为人类不满足于蒸汽动力,从而开创了电气的时代,开创了科技时代。

    学生四  论点:拥抱新生,抛弃陈腐   

分析:在世人眼中,“喜新厌旧”往往会让人想起“陈世美的负心”、“君王的贪婪”,似乎“喜新厌旧”总被世人鄙夷。然而,在这其中,却包含着更为深刻的哲理意义,它代表着“拥抱新生,抛弃陈腐”的果敢与智慧。

举例论证:哥白尼追求真理,推翻了托密勒的“地球中心说”,创建了“太阳中心说”,动摇了封建教会的统治基础。达尔文创立“物种起源”[学说],否定了教会的神学理论。

例后分析:拥抱新生,敢于探索,抛弃陈腐,能获成功。但如果固守陈旧,即使是大发明家、大科学家也会失败。

反例:1、牛顿晚年研究神学,一无所成;牛顿拒绝接受布莱尼茨的微积分,使英国数学一度落后于欧洲大陆。

2、爱迪生晚年固守陈旧,无所建树。

例后分析:拥抱新生,抛弃陈腐,是进步的保证。

联系实际: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实践和巨大成功。

呼应开头:拥抱新生,抛弃陈腐,我信然。

    学生五  论点:喜新厌旧是一种不好的习惯。

分论点1:易喜新厌旧的人,对事物没有一种执著的信念,做事也常先三分钟的热情,后七分钟冷淡如冰。

举例:当前青年大多热心追求时髦,而丢弃传统道德,以致人生观、世界观极端。

分论点2:易喜新厌旧的人,易对别人造成伤害。

举例:社会上一些人为了新欢而抛妻弃子,致使单亲家庭孩子成长不易。

说明:喜新厌旧并不是完全地错误,某些新的东西肯定比旧的好,而某些旧的又可能比新的好,这需要我们用头脑去判断,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总结:联合实际,再进一步阐明观点。

学生六  论点:不能一味地推崇新事物而摒弃旧的东西,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分析:1、对于好的具有生命力的新事物要吸收利用,摒弃错误的不顺应历史潮流的东西。

2、喜新不能是片面追求时尚、潮流。

3、 要坚守正确的理论、观点,坚守正确的价值观,而不能抛弃一切“旧”事物。

4、做事要有恒心、毅力,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学生七  论点:对科学的追求要喜新厌旧,对感情及周围的人不能喜新厌旧。

分析: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对于符合客观规律的新事物,我们要积极地去追求,对于落后的东西就要及时的摒弃。但对于周围的感情与人,那是经过长久时间的积累,应当珍惜,而不应喜新厌旧。

学生八  论点:要有创新精神,又要学会从抛弃的旧事物中吸取精髓以发展新事物,辩证地“厌旧”。

分析:正反分析:“喜新”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源泉,不创新则无发展动力;“厌旧”必须辩证,只有建立在废墟上的文明,以摧毁的形式获得新发展,一味地完全摧毁只能毁坏文明,阻碍进一步发展。

举例:1、罗斯福接受原子弹计划与拿破仑拒绝蒸汽机船的结果对比——创新喜新才能发展。

2、中国改革开放——喜新造就腾飞的中国。

厌旧:1、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文化——文明获得新发展。

2、不可一味——传统文化在现代作用:国家、地区生命延续的根基——保留有益传统促进发展。

现实:创新对企业、人才、国家的重要性。辩证厌旧对保护优良传统作用,对促进思想解放新作用。

回扣论点:重复一遍观点。

    结束语  课上完后,赢得学生和同行的一片掌声,许多同行说这堂课的构思好,解决了议论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大问题,可操作性强,直击要害,现在整理出来,以就教于方家。